学习平台 400-6975-808

优秀不止于此,品质课程服务要出众

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资讯 » PMP®备考心得:看书做题,理解意涵

PMP®备考心得:看书做题,理解意涵

作者 | 2106PMP®学员:罗炯

 

在PMI®网站上查到PMP®考试通过的结果时,我内心很平静,第一反应是,复习和刷题没有白费。废话不多说,直接切入主题。

 

一、初期学习阶段

因为时间上的关系,我选择了线上班,报班时是2021年1月下旬,此时第一节课已经上完。报班后,邮寄教材和PMBOK®还需要一段时间。在拿到教材之前,我先在微信小程序上看了一圈,把前四章历史的录播课先看了一下,由此对PMP®的知识架构有了个大概的认识,并自己做了一遍公众号上的课后练习。第一遍的正确率也就60%左右,但对后续章节的内容有了大概的认知,主要是49个过程组那张表对我理清思路帮助非常的大。我在备考期间也和一些比我年长的老大哥咨询过PMP®的备考,回答都是这张表要熟练记下来。后来看36个套路的时候老师也提了一句说这张表最好能默出来。

 

二、中期学习阶段

教材到手后,没多久PMI®就宣布原定在2021年4月的考试取消,推迟到6月份,这给了我更多时间复习。但从另一个层面讲,时间周期拖长也会降低我的紧迫感,容易变得怠惰。(像线上课一周2节课变成了一周1节课)刚好此时我在工作上也进入冲刺阶段,最忙的时候连续3周都没抽出时间上课。我就利用上下班的时间刷题。其中5~7章我是先做了题,然后再回头上课的。碰到对答案有疑问的题,及时请教徐老师,在带着自己想法的前提下和徐老师交流,然后识别出自己和老师思路的差异,就有豁然开朗的感觉。顺便说个题外话,作为一个工作了10来年的老咸鱼,学了PMP®后,确实感觉到,很多东西是切合实际工作的,特别是关于项目变更这一块。我因为工作上的原因在转项目实施,刚好项目又是处于后期的执行阶段,客户提出的变更也比较多。按以前没人指导过的时候,都是直接上报,也没有先自己评估变更的影响范围,以及给出解决方案。在挨了多次批评后,又结合PMBOK®里关于变更的处理步骤,才开始意识到为什么PMBOK®对变更流程会有这样的定义。

三、最后冲刺阶段

到5月中下旬,课基本上也都上完了,这时要开始做冲刺题了。由于当时时间上不太够,我在第10章学了一半的情况下就先自己试了一套冲刺题(用的还是练习模式不是考试模式,还是分了两三天做完的),结果第一遍做完,58分。做完后我自己把错题都拎出来,整理了一下错题的分布章节(嗯,这大概就是帕累托图的一种),然后对自己的章节复习就能找到侧重点。当时我错得比较多的主要有:整合管理、沟通管理、资源管理、风险管理这些章节,因此我在侧重复习这4个章节的同时,又把章后练习重新做了一遍,强化了自己对这几个章节知识点的认知,然后再继续刷题。刷题不是为了记选项,而是要多注意题目的解析,想明白为什么,如果实在想不明白的就带着自己的理解去问老师。到最后6月中旬的时候,这时候即便36套路视频已经全出,我也已经没时间慢慢看视频了,刚好群里有人把36套路去掉例题的版本发了出来,我花了一下午的时间一边看36套路,一边对照之前章节的内容思考套路两边的关联,再最后强化一下做题的感觉。最后2个周末我基本上一天要做400道题也就是两套题,到考试前三天我8套冲刺题每套都做了至少两遍。

 

四、上考场

最后实际上考场的时候,我做题的感觉就跟平时练习差不多,也没有碰到什么特别难或者让我印象很深刻的题。做一题涂一题的情况下,在考试时间还剩下90分钟的时候就涂完了。做题的时候对自己吃不准的题在试题上打上记号,回头再来看,有可能就跟第一次做题的时候感觉不一样了。当然这个是因人而异,有的人可能是第一感觉比较好,就相信自己第一次的选择。我当时考试的时候做完题后,检查的时候还是改了十来道题,也不知道这个对最终结果有多大影响。

 

五、杂谈

说了这么多,结尾和大家再聊一下我和那些老大哥交流后的心得。他们跟我说,以前他们考PMP®的时候就是到最后一周,4套题,剩下时间就是上课、看书、熟记大纲,不像现在有微信平台可以反复刷题。所以我自己感觉下来,其实PMP并不算很难考,真的没考过的话,其实主要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准备不足。准备充分的话要通过其实并不难。从看书到做题,也就是理解意涵的过程,这是需要时间的。最后预祝大家能够考试一次通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