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ICP备08007349号-5

陈小丹 上海欣旋 2023-07-04 08:00 发表于上海
当我们需要和一群人一起完成一件事的时候,尤其还是不怎么熟悉的一群人,这个时候,我们是不知道他们的心理期待以及自己在这个群体中的处境的,就像双脚踩在空气里,是悬空的,而且很多情况下,有些事情在短期内也看不到进展和结果。这个时候我们会有疑惑,怀疑自己做的决定是不是正确。
或者更形象点,像一个船长带领一群自己临时七拼八凑起来的船员航行在没有坐标的海面上,要跨越太平洋从亚洲去美洲,日复一日的往东走,除了一眼看不到边的海面,大部分时候一周内是看不到改变的,甚至一个月都无法看到改变,此时除了收到内部成员的质疑,例会上他们会问你,方向究竟对不对,粮食和水究竟够不够,我们会不会死等等,还会收到自然的考验,比如一心要掀翻船只的暴风雨。所有这些最后会让你也开始怀疑自己,我是不是一开始就错了,一开始项目计划就选错了?是不是一开始项目组成员就选择错了?是不是航行过程中某一次的方向选错了,是不是我的工具有问题,是不是我哪个决定做错了,是不是我这个人就是错的?面对一次困难的时候自己可以抗住周围人和环境的压力去寻找制胜的方法,可是面对接二连三困难的捶打,就会很难不怀疑自己。
这个时候支撑自己的,就需要一种精神力量,也可以理解为人物原型或者项目原型。
一句话介绍人物原型:从小我妈就教育我要做好人,因为好人有好报。所以在我做好事的时候,就不会疑惑自己做的对不对,而是坚信自己这样做是对的,也一定会有回报。
人物原型还有个更贴近生活的词:榜样。
那项目原型呢?简言之就是你曾经做成功的项目,哪怕很小的项目都算。
因为这个具有强烈的个人特征,所以细节上每个人的可能都不太一样,我根据自己个人经验总结的项目原型如下:
1.立项:可以是老板的指令,也可以是新项目,无论是是什么,最后需要形成一个名字,这个名字就是项目名称。
2.理清项目范围:也就是确定都有什么事情要做,标准是什么,做到什么程度算合格。经费有多少,需要在多少时间之内完成。
3.拆分项目步骤:先将项目拆分成小的单元,再拆分成可以执行的步骤。
4.每一步骤确定责任部门,然后就能大概知道自己需要哪些项目组成员。
5.向领导或者职能部要求分配组员。
6.制订项目大致计划。
这些都理差不多后,要做什么事也知道了,人也有了,大致的计划表也有了,就需要召开项目会议了,然后在会议上介绍项目的背景,供货范围,成员,相关方,成本,时间,标准等等。其中要注意的是,介绍项目计划的时候,也是分配任务设定节点对组员提要求的时候,这个时候要倾听组员的声音,结合项目目标和实际情况,记下组员反馈的问题并讨论。有时候这些来自第一线职能部门的声音可能是很重要的需要关注的问题,但也不排除虚张声势想要吸引别人眼球的可能性,这个需要项目经验用自己的智慧去判断。
会议结束后,按照项目计划跟踪和推进即可,期间保持沟通,和各个部门沟通,和客户保持沟通,遇到问题要及时处理或者汇报,以保证项目顺利交付。
项目终于完成交付后,需要总结经验教训,大致如下:
1.各个职能部门先总结经验,然后项目总结会议上讨论分享,形成项目经验。
2.盘点项目剩余物资,确定负责人或者保管人。
从启动到执行再到收尾,一个完整的项目结束后,就会成为自己的项目原型。
其它的不同都可以在这个原型上衍生出来更多的细节。
比如,一样是开工会议,依据项目关键节点,有些项目可能三两个人就好了,有些项目可能需要二三十人,有些可能要更多。
比如, 有些项目需要特别注意的可能是成本,而有些项目需要特别注意的可能是交期。
甚至不同的项目经理关注的项目细节可能都是不一样的,技术性项目经理可能特别关注技术细节,有车间经验的项目经理可能就特别关注制造过程等等。但是不管怎样有了这个原型以后就不会两脚踏空,就会心理有谱,哪怕遇到困难也笃定知道有方法能克服困难,最终会胜利交付项目,而不是失控失败。
理解了项目原型后,就是完善它,往后每一次项目遇到的问题都是对它的完善,越完善心里就会越有谱,哪怕面对别人的质疑或者挑战也会坚定回击并明确知道自己的方向。而在外人看起来就是越来越淡定,越来越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