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ICP备08007349号-5

优秀不止于此,品质课程服务要出众
未知生,焉知死。–孔子
我自己和自己的冲突都没有处理好,又怎么去处理自己和外界的冲突?欣旋PMPACPPBA项目管理新产品开发
要进来,先把希望留在门外 — 但丁
几年以前我对冲突这个词的感受还比较浅,还只停留在地上的光明的层面。欣旋PMPACPPBA项目管理新产品开发
我的脾气比较好,性格也比较温柔,也不太爱和人争什么东西,我喜欢生活和工作在一片融洽和谐的环境里,所以为了维持和营造这种融洽的环境氛围,不论是面对直接的冲突还是间接的冲突,我的一贯的方法都是让,孔融让梨的让,让你半壁江山又如何的让。原则只有一个:坚决不能让冲突升级,不能让别人生气,更不能让别人伤心。
所以,平时和人相处的过程中一旦嗅到一丝冲突的味道,我就会躲闪让步。我争不过你,还让不过你吗?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对冲突的理解就是:冲突+让步=冲突结束 = 重回宁静祥和的生活。
最近这几年对冲突又有了点新的认识。
其它先不说,咱们就单从“冲突”这两个字来看:
冲:两滴血+一个中,被一群有敌意的人围在中间,除非是武功非常高强的人,普通人不流两滴血怎么出的去?
突:上面是洞穴的穴,下面一个犬,躲在洞穴里,门口有恶犬,黑夜里绿闪闪的眼睛对你虎视眈眈,你怎么办?
在这两种情况下,让还是不让,如果要让,咋让,把自己献祭给围攻的人和恶犬能从困境里出去吗?
最近这几年,我心理上就常会处在这样的情境中,一种自己内心的冲突。执行项目的过程中,当面对比较辣手的情况或者干系人,项目被困难团团围住,很难向前推进时,虽然我本人会很乐意往后退也很乐意让步,但是项目不行,项目不但无法退步还需要往前进步,这种情况下,依照之前一贯的方法我妥协我献祭自己有用吗?就算我把自己每天的24小时都献祭给项目也没用啊,我的能力天花板在那里,必须得要他人的协助才能成功的结束或者失败的结束一个项目。欣旋PMPACPPBA项目管理新产品开发
路得往前走,旧的方法不行,就得去找新的方法。
痛苦就是被迫离开原地。–康德
冲突发生在我们心里,也发生在人和人之间,发生在国家和国家之间,发生在物种和物种之间。
发生在国家和国家之间的冲突,我就不去评判啥了;发生在物种和物种之间的,动物世界或者BBC的planet里有最真实的记录,浑厚的男低音,图形并茂的讲解非常生动,所以这里也不提了。
咱们就说说人和人之间的冲突。然后就从我自身说起,我们家里,因为孩子作业的事情,我和孩子爸爸没少吵架,这个应该算是很直接的冲突了。
很典型的场景就是:晚上9点了,孩子还在写作业,充满疲倦,哈欠连天。然后一个地方写错了,孩子爸爸耐心给他讲解了,讲完了再写,还是错,孩子爸爸怒了,大吼一声,怎么这么笨,然后直接一巴掌,打头上去了,孩子哇哇哭起来。
看着孩子,我心疼不已,内心充满了对孩子爸爸的不满,明明就是他自己讲的不好,所以孩子才没理解。他为什么不去检讨自己讲解作业的能力,反而来揍孩子?
越想越气,忍不住质问起孩子爸爸来:“为什么打他头?打笨了怎么办?孩子都已经这样了。你生气的时候能不能克制下自己?”
注意:其实这里我最想和孩子爸爸说的是,你咋不去琢磨怎么讲作业孩子能懂?就知道在这里揍孩子。
但是说出来的却是:“你为什么打孩子的头?”
其实,如果他打的是孩子的屁股,我会问他:“你为什么打屁股都打这么重?打伤了怎么办?”
如果他提的是孩子耳朵,我就会说他:“你为什么提他耳朵,聋了怎么办?”
……
不管他打孩子哪里我都能找到理由去说他。
因为问题不在于他打的是孩子的哪个部位,问题在于“打”。如果他不出手,而是奋发向上积极的去寻找讲题方法,那我就会停歇了,停下找茬的脚步,转而投去鼓励和赞赏的眼光。
但是这可能吗?
不可能。
只可能发生在我的幻想里,现实生活中几乎不可能啊。
为什么不可能,因为对我们普通人来说,这个是在要求我们自省,面对冲突,面对困难,先自我检讨,是不是自己哪里没有做好。但我们是普通人啊,又不是曾国藩,我们大部分人每天回家只想刷刷手机,看看新闻,放空一下自己而已。
然后再回到我自己身上来,为什么我就是张不开口直接去问他:你为什么不去琢磨下讲题方法,怎么讲孩子能懂?
为什么?
因为这首先是我的一个判断,其次是对他的一个要求,他也可以拒绝。而且也完全有理由去拒绝,因为这个方法也可以是由我去找的嘛,没有那条法律法规说一定得是爸爸辅导孩子作业而且孩子听不懂了还得要研究方法一定得要让孩子懂。
而且,可以预见,如果我提出了要求,我们一定会就这件事情吵架,让事情更无法收拾。
所以面对潜在的拒绝,我也放弃了潜在的提问。
他打孩子和我对他提要求,一个是事实,一个是我的判断。
分析了这么多,还是揍孩子一顿,要求孩子来适应自己比自己改变自己容易的多。
毕竟,痛苦就是被迫离开原地。
所以这个冲突里面至少透出三个问题:
1.有时候,说出口的理由可能不是真的理由。但是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理由,我也不知道。
2. 冲突的时候,尽量基于事实来讨论。可以让事情更简单。
3. 本能上,我们都偏向这样的选择:简单的,对自己要求更简单的选择。
说了这么多冲突,那我们再来说说,什么情况下没有冲突。
我打我自己的孩子会和你们有直接的冲突吗?
不会。
我和我先生吵架会和你们有直接的冲突吗?
也不会。
其实每个人都像是一座孤岛,都像是一个个漂浮在宇宙中的星球。
每个人都既有一个或冰冷或火热的无法与别人分享的内心世界,也有一个或无聊或丰富的外在让别人看到。
就像宇宙中的那些星球,每一个都绚烂无比,精彩缤纷,有的还自带光环。
然后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的轨迹,下班了后有人去市区,有人回郊区……
回家后也是各有各的事,各打各的孩子,各吵各的架,各唱各的KTV……
就像在各自轨道上运行的星球,有的孤独地旋转,看起来很忧伤,有的自带光环的,身后还有一大粉丝。
如果我们就这样各自转各自的,那我们还会有直接冲突嘛?
当然不会。
但是工作将我们联系在了一起,就像太阳将这些星球聚在一起一样。
聚在一起的地方就是交集。
如果在交集的地方,大家的想法都一致,目标都一致,认知都一致,利益也都一致,那就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时候你甚至可以相信一切美好的事情都会发生。
但是,但是如果有不一致的地方,哪怕一个,都可以分分秒秒让你的小宇宙爆发,或者是我们让别人的小宇宙爆发,气急了甚至想要召唤邪恶的力量来毁灭一切。
萨德说过:“它者就是地狱。”
对我们来说,这个不一致的地方就是它者,没有被纳入自我体系的它者。
那么怎么对待这个引起冲突的它者?